听新闻
放大镜
如坐春风
2020-08-26 10:34:00  来源:江苏检察在线

  中华民族是尊师重教的民族,在我们的语言中,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成语。程门立雪的典故,想来读者已很熟悉,它来源于《宋史·杨时传》,杨时与游酢都是福建人,他们来到洛阳,求学于程颐的门下。冬季的一日,杨时与游酢向老师请教问题,恰老师正闭眼坐着,两人不愿打扰老师,恭敬地站立在一旁,待老师觉察到自己的学生就在眼前时,门外的雪已深一尺了。

  程门立雪这一成语,用来表达对师长的尊敬,杨时这时已经四十岁了,游酢与之同岁,两位“高龄”学生仍有一份对学问的纯粹的追求,令人动容,门外的雪令人感觉到寒冷,但室内师生之间的互动,却有春风拂面的温暖。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另一个成语——如坐春风,它用来描述学生接受良师教育后的感觉。春风徐徐吹过,学问的精髓也徐徐注入到学生的心田。关于这个成语的由来,有一说与游酢有关。《宋元学案》记载,有一日游酢前去拜访杨时,杨时问他从哪里来的,游酢回答道:“某在春风和气中坐三月而来。”原来游酢从明道先生处来。明道先生是程颢,程颐的哥哥,这也许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出名的一对兄弟了,两人开创了“洛学”,对后世影响深远。那么,游酢感觉到的“春风和气”是怎样的呢,“仁义礼智之人,其发达于声容色理者,如在吾目中矣。”

  原来,程门立雪和如坐春风这两个成语,都与游酢有关。翻开《宋史》,《宋史》是元代人编纂的官方正史,由于宋代理学发达,《宋史》中特别安排了《道学传》四卷,记录了程颢、程颐、杨时、游酢、朱熹等理学家的生平经历。游酢的传记不过一百来字,且本于杨时为之撰写的墓志铭。

  杨时不仅是游酢的同学,两家并有姻亲关系,游酢逝世后,杨时为之撰写了《御史游公墓志铭》,由这一标题可知,游酢曾担任过监察御史,这是宋徽宗即位之初的事。游酢一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地方上任官,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游酢登进士第,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越州萧山(今杭州萧山)任县尉,负责一县治安,“县有疑狱数年,不能决”,没想到游酢初来乍到,“一问得其情而释之,精练如素官者,人服其明”。

  后来,游酢在河清(今洛阳孟津)做过知县,在泉州做过签判(协助长官分治本州诸案事),在和州(今马鞍山和县)等州做过知州。他在地方上任官,最担心的是扰民,杨时说当时百姓“困于征敛”,为了修建馆台楼阁,百姓常被征发,而游酢任官,“处之裕如,虽时有兴造,民初不知而事集”,未等百姓知道,事情已经办完,百姓因此对其赞誉有加。

  游酢在教育儿女上,最担心的是他们不读书,游酢留下了一首诲子诗:“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门前獬豸公裳在,只恐儿孙不读书。”游酢教育子孙,昔日家贫,只能住在草庐中,今日家境已非昔日能比,只看官府门前雕塑的獬豸、身上穿的官袍便可知,这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倘若家境好了,却只知坐享其成,不再读书,不再奋发图强,则终究要面临败亡的惨境。

  由于游酢在理学上的贡献,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建宁(府治在今南平建瓯,辖今福建省北部一带)府学立游御史祠,“以起邦人尊敬之心”。或许,最了解学生的还是老师,程颐曾如此评价游酢:“游君德器粹然,问学日进,政事亦绝人远甚。”诚哉斯言,学问之精进、理政之妥帖,都离不开德器的纯粹。(陈彧之)

  编辑:祝诗淇  

上下篇导读

 · 《远离校园欺凌》
 · 效颦
 · 奖励
 · 狱中杂记,囹圄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