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风云激荡,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我们要牢牢把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势,从“上海精神”中发掘智慧,从团结合作中获取力量,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2019年6月14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的讲话
这句话出自汉桓宽的《盐铁论》,意指要想种好粮食,就要不违农时;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因时制宜,审势而行。
“时”和“势”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也是人们必须遵循的处世之道。任何事物,包括自然的、社会的“事”和“物”,都是在时间、空间中展开和演变的,在因势、借势、趁势中发展和壮大的。比如“应时”“得时”对应的就是成功的结局,而“违时”“悖时”对应的就是最终的败局。“时”如此,“势”亦如此。中国人讲的“时”,绝不只是一个时间刻度和参数,而蕴含着“时势”,即事物发展的大势、规律,遵循它,事物就发展、成功,违背它,就会遭遇挫折和失败。
“欲粟者务时”,揭示的是农作的规律。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人们观察天象得出的规律性认识,而许多农谚,正是遵循规律的经验总结。如“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提醒人们应抓紧春耕生产的准备工作;“清明前好种田,清明后好种豆”“谷雨栽早秧,节气正相当”,提醒人们在清明、谷雨时节应该种什么;“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箩”,则提醒人们在霜降前应该抓紧收割,否则就会造成粮食减产。在我国农耕时代,这些宝贵的经验总结是农民种好地、获得好收成的重要遵循,且代代相传,至今仍发挥着作用。
“欲治者因势”,揭示的是治国的规律。“时”与“势”对于治国的影响,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中说,“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管子霸言》中说,“知者善谋,不如当时”;明张居正说,“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清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事有常变,理有穷通。……其理在于审时度势”“智者顺时而谋”。将之用于治国,就是要认清天下大势,考虑行动后果,做到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才能取得成功。
“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商君书禁使》中的这句话,借用蓬这个多年生草本植物因风而飘千里,比喻人必因势而成就大业。“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历史上凡成就丰功伟业的人,无不是把握天下大势的“非常之人”。汉武帝在文帝、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所建立的“文景之治”的基础上,乘势而为,通过首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首开丝绸之路、首兴太学、首次将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等治国之策,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开创了汉王朝最为强盛的局面。刘备审时度势,尤其具有识才的眼光,不惜放下身段“三顾茅庐”,无比虔诚地恳请诸葛亮出山。而诸葛亮“隆中对”,把天下大势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提出极富远见的应对战略,从而确立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难怪后人总结道:“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所为,既顺应了客观形势的“时”和“势”,又尽情挥洒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于是就演绎出前无古人的“非常之事”,终成“非常之功。”
从18世纪到20世纪,西方国家飞速前进,中国却一次次错失工业革命的机遇、全球化的机遇、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只是“蜗牛般地爬行”。直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我们才如梦初醒,大踏步地迈开了追赶时代的步伐。正是改革开放之路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过去那个“片帆不得入海”的闭关锁国的东方大国,如今早已按下了对外开放的快进键;过去那个“现代化的迟到国”,如今已成为“现代化的实践中心”,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一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近14亿多中国人民顺应潮流,追赶时代,靠实干干出的“非常之事”,成就的“非常之功。”
“对中国来说,世界给了它巨大的责任和压力,但也给了它历史的机遇和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严峻的挑战,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引领中国现代化航船乘风破浪,驶进了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时代。当今世界,虽然风云激荡,“四大赤字”加剧,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提出了倡导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方案,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张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等一系列“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给动荡不安的世界增添了“稳压器”,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何东平)